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

时间:2024-03-31 11:40:36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攀登者观后感1

国庆节10月1日,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攀登着》,具体内容是这样:

刚开始队长方五州、松林、杰布等人组成的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可由于雪崩队长不幸身亡,松林也受了重伤,但方五州抓住了他,松林命保住了,但相机丢了。在后面,他们搭了一个人梯,从第2阶梯登上去,因为那雪太滑,他就光脚爬了上去,他的脚因此被冻伤,最后被切了半个脚掌。他们在凌晨4点多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山顶,但因没有相机没有拍下360度影像,他们就只好把国旗埋在这寒风刺骨的山顶。因为没有360度影像照片,西方不承认他们登顶了,由于西方不承认,中国这次登峰就不能算成功,为了证明中国人可以登上珠穆朗玛峰,国家再一次组建了登山队,经过了一次次艰难的训练,他们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李国良为了保护相机,自己掉入了冰裂缝。看到这里我被他深深的打动了。

这一次冲顶,中国人在第二阶梯搭梯搭了梯子,被国外称为“中国梯”,并且测量出珠穆朗玛峰的真实高度为8848.13米。

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登上珠峰吗?为什么要重新测量珠峰的高度吗?原因是在国外看中国都登不了自己的山,要划分给其他国家,但中国不甘心,建立了登山队登珠峰重新测量,是因为中国的山应该自己测量,而不是外国人口中的8400米,因此他们便重新测量了珠峰的高度。

看完攀登者我知道要先有目标才有希望,如果没有目标盲目前进是不会有希望的,并且他还证明了中国的山中国人是可以登上顶的。

攀登者观后感2

在假期最后一天我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他主要讲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留影像资料。于是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这是生与死的挑战,也是一份最高荣誉,他充分展现了为国家荣誉不惜牺牲小我的大无畏精神!

在这之前我也看过类似的电影,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总会不断的回忆他。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是讲述了攀登者这样的一群人,更是向我们传递了攀登者的精神。

无论是电影中方五洲的那句“中国人的山,要自己登上去。”,还是影片的那句宣传语“为国登顶,寸土不让”它都淋漓尽致的传达的为祖国荣誉而奋勇争的中国精神。

历来的国庆档都是各类影片厮杀的主战场,而今年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应景的影片也不在少数,而能够与《攀登者》相提并论的唯有《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从三部影片的票房上来看,《攀登者》排在第二仅次于《中国机长》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祖国有着深沉的爱意对于革命先烈更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在1960年那个装备落后的时代,中国三人登山队完成冲刺,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足以振奋国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

而如今被搬上荧屏自然值得每个人观看,也值得我们学习攀登精神,可是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更值得我们每个人观看!

攀登者观后感3

周六,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叫《攀登者》。

它主要说了: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可是,队长方五州因为救人,却把相机弄丢了。这时西方国家就说:“没有照片,怎么能证明你们登上了珠峰呢?”这让我们被嘲笑了15年。终于在1975年,国家重组建了一支登山队,向珠峰发起了冲锋!

让我最感动的地方是:一名队员在登上珠峰北坡6800米高处时被瓶子砸中了脑袋,滚下了山。因为他们身上都绑着绳子,一个人往下滑,所有人都受牵连,往下滑。一名队员眼疾手快用冰锹扣住了冰面,才使登山队没有全军覆没!但一名队员被挂在悬崖边,而相机在他手里。队长要去救他,却被他拒绝了,他坚定地说:“不要为了救我,而又一次登峰失败!快把相机拿走!”说完就把绳子割断,掉下了悬崖。还有一个地方就是:登山队第一次登珠峰时遇上了雪崩。他们立马往回撤,但人怎么跑的过雪崩呢?不久,他们就被追上了,虽然他们躲在岩石后面,也躲不过雪崩。其中副队长就被吹跑了!队长方五州为了救他,却把相机弄丢了,就连自己差点也被雪崩吹走了!

看完这就电影,我对登山队队员十分敬佩。他们为了国家而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值得我们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4

漫漫人生长路,恰似攀登一座高山,我们在这过程中会遇到无数个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征服那座珠穆朗玛峰,我们要直面困难,从中汲取经验,勇往直前。

在《攀登者》里,主人公为了证明中国,而勇闯珠峰。他一次一次被困难击倒,又一次一次地站起身来。雪崩、狂风、队长的牺牲、越过第二级阶梯,困难告诉他:要对任何事尽责任、有担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最强大,世界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困难和挫折往往会变成我们成长与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就会从中得到自己原本没有的东西,我们会汲取失败的经验,然后再一次挑战它,最后战胜它。攀登者们先后三次挑战珠峰,仅仅只有一次成功登顶,他们被一次次击败,但又一次次地去尝试,所以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

当困难与挫折降临,如果我们都以“与我何干”的想法去对待它,那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这个困难,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电影中,老队员因当年主人公为了救自己而丢下摄影机,导致未能取证,最后没能为祖国效力而耿耿于怀。他恨主人公,也恨自己。多年后,担任登山总指挥的他为了完成自己当年的心愿,刚愎自用,不惜让新队员们去冒险,当队员们遇难后,他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明白了为自己队员的生命负责比其他的更重要。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逃避现实,逃避困难,因为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逃避、放弃,这只能让我们在困境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只有我们直面困难,感悟从中获得的经验,最后用于实践,才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当中更多的困难,所以困难也是“课堂”。

攀登者观后感5

《攀登者》1960年,发展国家体委两个决定从珠峰北坡去挑战珠穆朗玛峰。

七位登顶队员逐渐连续突击主峰。在珠峰艰险的“第六台阶”处,刘连满为托举跑位而耗空点劲,长期停留在8700米处,剩三名队员在25日凌晨登配珠峰。这是现代人类首次出现在在夜里登配珠峰,的现代人类首次出现从北坡成功了登顶。

贡布不过当时拿起了两面国旗飘扬,让国旗在风里飘展。一段曾被到国外徒步者视做“鸿沟”的山岩路段,自己 ……此处隐藏2924个字……邀请乐坛实力唱将谭维维深情演绎。歌曲大气磅礴,词曲具有深厚感染力, “背朝灯火,面朝星光,下一步就在前方”、“必定有我,登上绝顶,只为国旗飘扬”歌词中更是透露出中国攀登者势必登顶的决心和信念。

正如歌词所说,天地苍茫,哪是方向。在登山途中,等待这群攀登者的是无所不在的危险,而其实在绿幕包围的拍摄场里,演员的登山戏,也是一项攻坚战。最为主演,吴京是串起这支登山队的灵魂人物。

1960年和1975年,中国人两次登顶珠峰,他扮演的方五洲都担任了队长的角色。前后20xx年的坚持,方五洲非登不可的理由,除了心中那份国家荣誉感外,还有对队友的那一句承诺,一句承诺,一份信仰。方五洲牺牲了自己的青春还有爱情。

在此前发布的预告中,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和章子怡饰演的徐缨,两人之间的感情线已经十分明朗,从青涩少年到成熟中年,他们是队友是情侣是艰难年代里那抹最甜蜜的色彩。但如虹的音乐视频好像泄露了两个人的情感走向。

那座无形的山,那群集结对抗雪崩的人,那座通向登峰的中国梯,9月30号,攀登者的故事即将上演。

攀登者观后感12

看完《攀登者》,凭借自己微薄的徒步登山经验,对这部影片产生一些疑问:第一,请对雪山的认知不要仅停留在雪崩,因为正常遭遇雪崩唯一的结果就是无一幸还,这也是为什么梅里雪山一直禁止攀登的原因;第二,我敢肯定没有哪个成熟的领队可以完成方五洲那一系列骚操作中的任何一个,优秀的领队凭借的是理性的头脑而非战狼式的身手,并且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正确的抉择和冷静的判断带领队员冲顶并安全下撤(如果能成功登顶就更棒了),此处可以参考《绝命海拔》,一个领队的决策会给全队带来怎样的结果;第三,全篇用了太多艺术的夸张手法来表现登山,而对真实面临的困难很少描述,当年北坡比南坡更难攀登,面对苏联临时撤走技术支援,没有受过专业登山训练的中国登山队依靠简陋的装备,克服恶劣的气候条件架起“中国梯”成功登顶,当时吃的什么,用的`怎样的装备,背负多重的物资,只有克服这些令人信服的困难,才能让观众真正体会到登山英雄的壮举多么令人骄傲;第四,把李国梁尸体拉回大本营的桥段太假,参考韩国电影《喜马拉雅》,就能知道从珠峰运尸体是有多困难,这也是登山路上随处可见尸体的原因;第五,大部分死亡都发生在下撤途中,电影对下撤无任何描写也令人失望;第六,没有进行专业登山训练的队医和气象学家可以跟着登山队上到海拔七千多米,以及得了肺水肿还能坚持走到北坳,简直是对那些训练多年的登山者的一种侮辱。整个电影拍的太浮夸让人看着及其尴尬,以至于正片部分还不及片尾那一小段登山队原型的影像资料。

攀登者观后感13

珠穆朗玛峰(俗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影片开始便看到中国国家登山队员遭遇了雪崩,许多队员都长眠于皑皑白雪之中,影片主角方五洲为救曲松林(兼职摄影师)而丢掉了摄影机,最终中国登山队于1960年5月25日登顶珠峰,并在峰顶留下证物。由于没有留下影像资料我们遭到了国际登山界的质疑,西方登山界有人拒绝承认我们登上珠峰。

影片中的一幕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学生问方五洲人为什么要登山?方五洲回答道人类是注定要走向未来的,我们就要在这个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走向未来。显然这个解释不足以让我冒着生命危险去像中国登山队员那样登顶珠峰,但当我了解到当时的背景后便不这么想了。当时新中国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许多国家都想在我们身上谋求利益,中国与尼泊尔在珠穆朗玛峰领土划分上无法达成共识。因为从人类历史上来看,一直有一个天然的法则:谁先到达一片无主之地,谁就拥有这片土地的主权。这次登顶让中国在之后的谈判中占据主动权,从此珠峰北面属于中国。这次登山关系到我国的领土主权与民族尊严,中国登山队员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土地与尊严。

人为什么要登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登山,我们登上的山名字叫做生活,我们可能并不像中国登山队那样勇敢与坚强,但我坚信,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即便是一只乌龟我们也能走到终点。

攀登者观后感14

十一国庆第一天,期待已久的电影攀登者如愿看完了,出了影院感觉自己迟迟还在电影当中,场面的震撼,人性的光辉,细腻的情感都让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应该用了不少纸巾,泪点低的孩子。“为国登顶,寸土不让”这样的激动人心又坚定不移的信念着实让中国振奋!

本故事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60年代为彰显中国国家实力和民族自信。中国政府以国家命令组织人员登珠穆朗玛峰。估计谁都知道,海拔8800多米的高峰。这是挑战人类极限。在他们眼中他们已经不在是为自己而活,他们身上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的荣辱,依然非常喜欢吴京的表演,用生命在演绎,里面的年轻演员都用心的诠释自己的角色。这也是这个影片吸引大家的原因。这部影片带给我两个最深刻的词是:爱与勇气。是方五洲对攀登的爱,是方五洲与徐缨恋人与共同克服困难的爱,是李国梁对祖国的爱!是敢于再次攀登珠峰的勇气,是徐缨用科学对抗反对的勇气,是敢于牺牲自我的勇气。对祖国纯洁的爱与为祖国牺牲自我的勇气,无一不让人感动,我们将保持这个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与祖国一起走向未来。

人生,是一场登峰,你不知道前方会发生什么不可预知的事情,你只有接受他,然后去面对自己去战胜他,相对于他们的那个生与死的决战,我们又是如此多渺小,渺小到有时候会因为极小的事情而气馁,还会选择逃避与放弃,看到攀登者,感觉看到了希望,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整个国家,而我们身为光荣的一份子,我和我的祖国同在。

攀登者观后感15

一场电影开始了。

银幕上映呈现了一座高大的雪山,壮丽而巍峨。他像一把尖刀一样,直冲云霄,刺破青天。他,就是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在1986年,中国,想要征服这座山,却显得那么不容易。8898米的高山,山顶寸草不生,一眼望去,只有黑白蓝三种颜色。黑色的是突出的石头,白色的是雪,蓝色的是天,有时还看不到天。看起来一片和谐的景象,爬上去,绕山攀登,行走起来却危机四伏。冰雪下藏着冰渊,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其中,永远出不来。如果擅自行动,就会迷失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中。还有令你摸不透的雪崩、暴风雨。但却有一种鸟,每年迁徏的过程中,都要从珠穆朗玛峰上飞过。当然,也有同伴因此死去。

我们中国人就像这种鸟一样,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险,登上了世界屋脊,可这却不被世界承认。原来在攀登的过程中,为了救一个队员而失去了摄像机,没有留下证据。我们又只好灰头土脸的重来。“你们为什么要攀登?”“因为山就在那儿。”曾有人这么问登山队的队员们,他们就凭着这句话的勇气,历尽千辛万苦,再一次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他们凭着坚强的意志以及惊人的体力完成了对世界最高峰的挑战,向世界证明了,

中国人,登上了世界最高的地方。

攀登,要有耐心,只要一失足,身后就是万丈悬崖;攀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也许你头上就是峰顶,但却半途而废;攀登,虽然充满了危险,但登上峰顶的那种感觉,是光荣的。

这就是攀登者们。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