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合集1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观后感1周末抽空去旌德县新开的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重返20岁》,给自己最深的感悟莫过于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
《重返20岁》以一个略惹人嫌的老太太的视角看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开始,她的絮叨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安宁,除了去养老院已经别无选择。而在某个即将进入养老院前的夜晚,迷路的沈梦君走进一家名叫“青春照相馆”的地方,她只想拍一张看上去不错的照片将来放在骨灰盒上,谁曾想,一次拍照却将她的人生带入另一端奇幻之旅。
年轻时候谁都有梦想,或可笑荒诞的,或好高骛远的`。沈梦君年轻时的梦想是当歌手,有人爱,家庭幸福,可是经济拮据她的歌手梦无从谈起,刚结婚没多久丈夫就死了留下一个身体虚弱却嗷嗷待哺的儿子……于是沈梦君省吃俭用抚养儿子长大,考学,最终变成大学里专门研究老年问题的教授。当一切尘埃落定准备好好享受人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老得毫无存在价值,那种失落,虽然很多人还未经历,却总有着难以诉说的认同感。
从无奈到搞笑再到温情,是《重返20岁》的主节奏。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些错过、悔恨、辉煌、幸福、痛苦……一幕幕都会在内心翻滚,或煎熬,或安慰,而对于奶奶而言,确实有很多心不甘的地方,比如她一直盼望的加盟乐队,比如她一直暗恋的那个男人。突然间,青春有了,时间有了,精力也有了,又将怎样来补上这半个世纪的缺憾呢?或许,这也可以是一种穿越,我们常见的穿越是梦回故里跨越时间,而《重返20岁》则是“不洗心只革面”的变身生存。
看完影片,再闭上眼睛,曾经的一幕一幕的欢笑悲伤,就如电影般会在脑海不停翻腾,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啸而过的青春,伴随声音远去的,是努力奔跑也抓不到的青春的尾巴,每个人童年都希望长大,年老又怀念青春的年华,只是这些被蹉跎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决绝。《重返20岁》的奶奶无疑是幸运的,她如童话般玩了次过瘾的穿越,但童话终归是童话,实现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看过影片,欢乐唏嘘之后,不要妄想这种异想天开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所要做的,则是把握好拥有的每一天,你所荒废的今天,恰是别人梦寐以求的昨天,珍惜当下,未来才不会后悔。
如果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你会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我想大多数人依旧会做出跟现在一样的选择,即使弥补了当时的遗憾,也一定会留下其他的遗憾。人生跟电影一样,始终缺憾美,人生有悔才值得回味,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
电影观后感2懒懒的阳光照耀,海声滔滔,却显得静谧。不远处的海鸥开始群群归巢,借着日光相互追逐。
我还记得在这样的一个黄昏,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人独自拿着鱼网,眯着不怎么灵光却十分湛蓝的双眼,用低沉的嗓音打破沉寂,“又该回家了。”
我喜欢那个老人,喜欢那片大海,喜欢海明威用坚韧而拔立的精神创作出的《老人与海》。我从不认为故事中的老渔人圣地亚哥仅仅为一个艺术形象,他似乎对着我微笑,用苍劲的声音一边向我问好,一边收拾鱼竿上的绳套:“我该回家了。虽然又没钓着鱼。”说完耸一耸肩,“不过总会有的。”
我笑着向他挥手说再见,然后看着他的背影缓缓淹没进大海,走进夕阳。
转过身,便回到了现在,回到了这个只能思念老渔人的时代。
不错,我喜欢圣地亚哥,因为他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他坚强宽厚且充满了爱,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海明威也是喜欢他的,我想,不论是在年龄,还是精神上,他们俩都有不可模糊的共同点。
海明威,一个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的深刻哲人。他从小便受到了父母的'影响,父亲爱钓鱼,爱大海;母亲爱文学,爱生活。海明威也爱,于是他在中年时期,也就是他的文学造诣最成熟的阶段,写下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当时,正过了世界第二次大战。海明威曾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虽然只是希望感受战争,但他也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身上无数的被弹片嵌入的伤痕,以及战争中惨痛的记忆,使得他开始对美好的生活作出了否认。
二战结束之后,海明威回到了家乡,他来到了大海,他张开了双臂,他仰起头望向天空的同时又闭上了双眼,他似乎再不会单纯的认为,天空永远是蓝的,空气永远没有弹药的气息。再一次睁开双眼的时候,他已然拿起来手中的笔。静静坐在桌前的海明威,脑中浮现出父亲钓鱼的场面——那样一幅画,是十分美好的,当时没有战争硝烟,当时没有人民的哭喊。大家都欢欢喜喜,努力为家庭奔波劳累着。但此时,世界似乎换了主人,装在里面的人民,需要为此做出些什么。
电影观后感3安生第一,让我们大家一起从一点一滴起注意安全。每个人的一生是不同的,有人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而有人一生确实坎坷的。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安全教育》影碟,我们兴奋极了。影碟开始放了,我沉浸在了影碟的世界中。碟片是以卡通形式制作的,采用了知识问答的形式。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小段短片,接着,一行行题目与选项排列在屏幕上。然后有两人一一作答,同时进行教育解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火灾的逃生》了。
正如人们常说的功亏一篑,如果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科学的自救方法,很可能将宝贵的`生命白白断送在火海之中。事实表明,火灾时被浓烟中有毒气体呛死的并不比被火烧死的少。因此,火灾逃生在穿越有浓烟的走廊时,要俯下身子前进,因为,在近地面处浓烟较少,可能还能够呼吸到残留的几丝氧气。
还有几个知识要点,比方说,擦车时不能用汽油擦发动机等地方,要注意装修时的安全隐患等等。看了这部影碟后,我不仅知道了火灾的危险性,还知道了怎样预防火灾和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其实火灾也不是那么让人毛骨悚然,无人幸免的天灾,只要掌握了自救方法,还是有可能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的。
生死只在一瞬间,防患于未然最重要。
曾记得《老人与海》一书中写到老人在海上捉到了一条大马哈鱼,老人把猎物拖在船后返航时遇到了鲨鱼的攻击。虽然老人通过顽强的斗争,战胜了鲨鱼,但是他的战利品也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在对老人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永不言败的硬骨头精神感到赞叹之余,我也不禁对鲨鱼跟踪猎物的本事之强感到惊叹。
看到这里,我想,如果老人也看过这个录像的话,那么,他一定不会把大马哈鱼拖在船后,让鲨鱼有迹可循。而我们看了这个录像,不仅增长了许多知识,学会了在野外生存时的本领,同时,还让我们明白了生命如花一样美丽。让我们学会自我保护,珍惜、热爱自己的生命吧。
看了《新时期小学生安全教育》我对安全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我现在觉得安全知识真应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虽然地震、火灾、洪水……我 ……此处隐藏7623个字……印象。这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影片,情节曲折惊险,险象环生,紧扣我的心弦。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微山岛上的游击队英勇抗击日本鬼子的英雄形象。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侵略中国。为了尽快占领中国,不断地把国内的枪炮运往中国,并在被称为“工业大动脉”的铁路上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采取了“三光”政策,烧光、抢光、烧光,人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这条大血脉即将破碎的时候,一支队伍挺身而出。他们,就是英雄的飞虎队。飞虎队与日本鬼子在铁路线上打响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铁道游击队在铁道线上开辟了战场,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顶着枪林弹雨,冒着生命危险,爬火车、搞机枪、撞火车、炸桥梁、搞据点,把日寇打得闻风丧胆,抱头鼠窜,狠狠地打击侵略者。
我非常佩服游击队员们的机智勇敢,他们常常乔装打扮混入车站,与敌人周旋,迷惑鬼子。他们充分利用周围地形,破坏敌人铁路运输,让鬼子们焦头烂额,无计可施。其中让我觉得最痛快的要数这个情节:游击队长亲自出马,拿下了火车头,他用汽笛拉响了暗号,潜伏在火车上的游击队员们纷纷一跃而起,与日军展开了一场肉搏战。有的用琵琶敌人的脑袋,有的用鸡蛋砸敌人的脸,还有的赤手空拳。车上的老百姓看到后,纷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不一会儿,就把敌人全部歼灭。
看完影片,我感到无比痛快。同时又陷入了沉思,中国打了八年抗战,就是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因为中国人民是不愿做奴隶的,只要大家团结一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一定能打败一切敢于侵犯的`敌人。从中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多行不义必自毙!日寇,是一伙凶猛的强盗,他们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掠抢,无恶不作,连暴力手段也“劝”不住他们。然而,这样的坏事干多了,必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最终被铁道游击队杀得肝胆俱裂,谈“虎”色变。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享受着幸福生活,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为祖国富强做出贡献,有必要要用双手为中华民族撑起一片蓝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自己培养成才,这是我们为国家争光迈出的第一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所鉴定的事实。中国必须强大,而这个理想,需要我们去实现。同学们,让我们鼓起理想的风帆,荡起手中的双桨,一起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奋进吧!
电影观后感14这部电影太过真实以至于有些残酷。我不断想起Alan第二次拿着早餐走到Jennie门前又离开的场景,当初的激情和快乐已经不见了,即使重复之前做过的事情也不代表感受可以原原本本地复制,没有就是没有,我们都心知肚明。
是不是所有爱情都会慢慢变质?前几天他说他对我的感情已经从爱情变成几近亲情,这是我自己的概括,可能这么说还为时过早。他的原话是喜欢和陪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他不会频繁地想起我,但是心里始终会给我留一个位置,每天晚上都会习惯性和我聊天,如果我之前说过身体不舒服也会记住这件事,问我是否有好转。我一时不知道这样的变化该开心还是该难过,可能这是边际效益递减的另一种体现,爱情里的新鲜感逐渐消退了,更深沉的东西留了下来。
前几天因为他不小心弄丢了我送的礼物而和他吵架,其实也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吵架,只是我表达我的难过和不解,而他拼命解释一些误会。昨天因为他和某个学妹以及其他人一起拍毕业照,我刨根究底地问了他的时间线。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场信任危机,但是我的过往经历使我不可能不在意出现在他身边的女生,尽管他数落我找情敌能不能找个更可信的/比我更好看的(本人无语)。
我也感觉到我想他的频率已经比最初开始恋爱的时候明显降低了,但是因为这几天有些无聊,加上PMS,很容易想起关于他的一些事情然后为此生气。他反复表示过,不希望我因为想他而影响到我自己的生活,我觉得不想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等我忙起来之后会因为其他事情而烦心(比如租房和买机票),便自然而然地把他放到了次要位置。
我上高中的时候很喜欢王家卫,他的电影里经常有一些有始无终的喜欢或者无可奈何的遗憾,每一个失恋的人都能在此找到共鸣。后来喜欢岩井俊二,异国的暧昧的'爱情故事有一点点陌生的美感,以及东亚文化中共通的情绪。再后来,我看的爱情电影越来越少,因为没什么东西能再次让我产生“啊这简直绝妙地描绘出我的感受!”的感觉了。
我现在觉得《12夜》的残酷才是普通而真实的生活。-你为什么喜欢我?-吵架了都是男人的错。-我对你越好你就越嚣张。找他只会让你更难受。-为什么他明明之前那么爱我却要让我难受?-致我哀伤的朋友。台词还蛮像剥离了诗意的王家卫。两个人在一起真的要越过各种意义上的艰难险阻,真的存在有一生守候的爱情吗?
电影观后感15“呜——,集结号吹响了,这个号声不仅仅是代表着撤退,还带表满腔的热血和一份沉重的责任。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生命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兄弟的情谊,在我看来命其实是不能拿来和兄弟的情谊相比的,就算自己宁愿用性命来交换也是不可能的换得到的,就像这部电影一般。
战争,是一场血腥的盛宴,一旦踏进去就要做好随时献出生命的准备,但对于电影中的谷子地其实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他们九连属于四十七个弟兄的荣耀和属于他们的情谊。
1948年淮海战争打响,他们的战斗空前的激烈,谷子地接收任务去阻击敌人,掩护大家撤退,约定撤退后吹响集结谷子地才能撤退,没有集结号,就算打到只剩一个人最后一颗子弹都必须打下去。
之后,他带着九连躲进一个旧窑厂,迎接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每次敌人的进攻,都被他们奋力挡下去,经过一次次的厮杀,47个弟兄也变得越来越少,当日本人派出坦克时,有,他们做出奋力一搏好些兄弟都在这次反坦克战中身亡,就连谷子地的耳朵也被炸聋了,最后只剩几个弟兄了,但集结号还是没有吹响,后来晚上敌袭,所有兄弟都阵亡了,就只剩下谷子地一个人逃了出来。看完他们在窑厂里打阻击战后,我感慨万千,这样的兄弟情谊,大无畏的精神,也只有在那种时候才能见到吧。谷子地是那么的讲信用,没听到集结号就算死不走。
后来他到了一个休养院里面,养好身体后就去找那些兄弟的尸体,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他看见抗美援朝又加入到里面,刚开始别人炮兵的团长十分轻视他,觉得他就是一个老兵油子,后来谷子地救了那个团长一命,团长去指挥炮兵去了,就从此再也没见着。几年后,谷子地又遇到一个他兄弟的媳妇
,看她孤家寡人又带到那个炮兵团长那结良缘,团而且长本来就对那次的恩情十分感激,后来也一直再帮谷子地找,终于找到了他们团长的坟墓。
最后他找到了那个就窑厂,可是没有人想信那你面还埋着几十俱战士的尸体,他就不停的挖,别人都以为他是疯子,可是他不计较外人的语言,一直挖,最后终于挖到了那几俱尸体,找回了属于他们九连的`荣誉。
当我看完这个电影后,也是热泪盈眶,真的,这部电影让我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心中的感慨,这部电影完美的诠释了身先士卒和鞠躬尽瘁这两个词,还有谷子地的重情重意,令死也要找回兄弟们的荣耀,证明九连个个盖定个,都是烈士! 我一定要学习他们的九连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对战友的尊敬!